如果说热拌沥青填补路面坑洞是给路面做了一场“手术”,那冷补料就是路面的“创可贴”,随漏随补,简单,不受环境因素干扰。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集料和沥青应按照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的用量送进拌和机,矿粉直接从窗口加入或通过重量传感器称量秤加入。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震动、破拱装置、以防矿粉起拱。添加消石灰、水泥、纤定剂时,宜增料仓,也可由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合锅。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合混合料。普通沥青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不少于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0s)。沥青混合料拌合应调整沥青、矿料添加的延迟时间,确保沥青先与集料接触,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均匀。
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拌合楼调试完毕,再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再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时,先热拌合六锅热集料筛分,然后再热拌合两锅档集料筛分倒掉,*三锅时取样(按生产配合比设计取样要求取样),*二档、*三档、*四档等集料的取样同档集料。然后进行生产配合比拟合曲线,合成生产配合比。然后加油试拌合热沥青混合料,进行相关试验检测混合料的指标,直至达标为止。
沥青冷补料:新型冷补料制备时所需材料除新型母液外,其他材料简单易得,为其在中国国内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制备工艺简单,石料只需事先炒一遍,在混合时不需加温,较传统冷补料有一定的优势。冷补料评价方法做了适当改进,效仿国外评价体系,此次所用旋转黏度试验可评价冷补液的黏度及均匀性,冷补液对骨料的黏附效果采用纸迹试验评价,而评价沥青冷补料施工性能时放弃了常用的室内马歇尔试验,而采用对试验路进行修补的方式,评价更加直观。
路基的纵向变形,会引发路面出现纵向的变形,从而致使高速公路路面产生严重的高低不平。导致沥青路面纵向变形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是地基产生固结形变。关乎地基固结形变大小的因素,与填土高度和地基内各层土的性质有关;*二是路堤出现固结形变。土的性质、填土高度和压实密度,都会影响路堤固结形变的程度。而土的性质越差,路堤产生固结形变的可能性越大。
装车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覆盖措施。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闯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