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控制如下:路面材料的组成和性质一条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层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材料的选用。热拌沥青路面材料一般由规则形状的粗集料、含泥量少的细集料、矿粉、沥青和外掺剂组成。沥青混合料中骨料岩质好使用碱性材料如石灰石。
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沥青路面贴缝带施工技术指南一、总则1、目的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沥青路面贴缝带在施工中的应用,预防裂缝发展,防止雨水进入路面裂缝造成路基路面破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投资。2、作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的实践探讨,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的实践探讨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急剧增加,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路面结构破坏日渐加重,越来越多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裂缝,急需补强、改建
沥青路面承建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承建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其施工控制应注意原材料性能,骨料级配、机构备套、拌和温度、路面碾压温度、施工压实度、路面回弹弯沉值、沥青含量、结构层厚度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在高速发展,大部分公路路面结构层为沥青路面。由于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无接缝、平整度好,噪声低,行车舒适等特性,所以我国和次路面铺装中沥青路面占有的比重达70~80%
混合料摊铺温度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应低于125~140℃,低温施工时,不应低于135~160℃,开始碾压温度为120~150℃,碾压终了温度应在60~85℃;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根据实践经验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根据试验室按设计要求设计的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进行试验段铺筑,测量出摊铺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度,空隙率、矿料比例,佳沥青用量等,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调整生产配合比,以满意的生产配合比技术指标路面结构层施工,具体施工控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施工组织和管理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施工单位应拟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质量管理制度。
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油的喷洒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佳沥青用量;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施工过程中检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检测的参数有:矿料技术指标、沥青指标及含蜡量、混合料的均匀性、油石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控制室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用燃烧炉检测混合料沥青含量、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确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等。
工地试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有资质试验人员按工作台班对混合料的各种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摊铺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温度随时检测,每台班区段要检测厚度,每2000m2检查一次压实度,平整度用3m直尺随时检测。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质量检测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各种材料必须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施工规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