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沥青标准分为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重交通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分别适用于不同道路等级面层结构类型。气候条件和施工工艺。评价沥青质量等级的指标为:针入度指数PI作为温度敏感性指标;以当量软化点T800代替实测软化点作为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指标;采用当量脆点T1.2和10℃延度作为低温指标;以沥青薄膜加热试验的残留针入度及10℃延度作为评价耐久性指标。施工机械的性能和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各种机械要配套协调,根据道路规模和等级
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沥青路面贴缝带施工技术指南一、总则1、目的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沥青路面贴缝带在施工中的应用,预防裂缝发展,防止雨水进入路面裂缝造成路基路面破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投资。2、作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的实践探讨,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的实践探讨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急剧增加,沥青路面混合料供应路面结构破坏日渐加重,越来越多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裂缝,急需补强、改建
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铺筑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路面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其它等级公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重大设备时也应铺筑试验段,在铺筑试验段时应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油的喷洒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佳沥青用量;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施工过程中检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检测的参数有:矿料技术指标、沥青指标及含蜡量、混合料的均匀性、油石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控制室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
沥青路面承建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承建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其施工控制应注意原材料性能,骨料级配、机构备套、拌和温度、路面碾压温度、施工压实度、路面回弹弯沉值、沥青含量、结构层厚度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在高速发展,大部分公路路面结构层为沥青路面。由于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无接缝、平整度好,噪声低,行车舒适等特性,所以我国和次路面铺装中沥青路面占有的比重达70~80%
掺水泥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TSR指标也明显**只用矿粉的。
但是其冻融劈裂强度指标有少许下降,所以,从劈裂强度指标来看,水泥在水稳性上改善效果不理想。飞散试验此次试验采用A级配,埃索SBS改性沥青,按照同一油石比进行了标准飞散和浸水飞散试验。数据可知:无论是生石灰还是消石灰,都可以大幅减少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而水泥的添加则效果不够理想。由于浸水飞散试验考察的是试件在热水中膨胀和沥青老化对集料和沥青粘结力下降的影响,也就是比较严酷水浸后的抗飞散情况,因此,对比浸水飞散和标准飞散的改变情况,可以评价掺加不同填料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对水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此,采用浸水飞散损失与标准飞散损失的比值来分析。比值越大,表示混合料抗水损害的能力越差;反之,越好。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包括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拌和与运输、摊铺与压实、施工质量检测等工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为:做好沥青路面结构层与基层的粘结层;石油沥青加工温度为150~170℃,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40~170℃,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过10℃,混合料摊铺温度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应低于125~140℃,低温施工时,不应低于135~160℃,开始碾压温度为120~150℃,碾压终了温度应在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