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担装车
(1)按车辆容积、载重和货物的形状、性质进行合理配载,填制配装单和货物交接清单。填单时应按货物先远后近、先重后轻、先大后小、先方后圆的顺序进行,以便按单顺次装车,对不同到达站和中转的货物要分单填制;
(2)将整理后的各种随货单证分别附于交接清单后面;
(3)按单核对货物堆放位置,作好装车标记。
零担货运是特别关注运营效率提升的细分领域,运营效率提升的核心是精益化。精益化是指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优的服务。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零担货运的运营标准化和流程化,带来了每个环节服务可靠性的持续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优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为资源整合、协同合作、大规模客户获取和维护提供了可能性,催生了平台模式不断创新的局面。
专线企业一般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起步期,企业规模较小,一般在2000万年营业额以下,其特点是特别关注货源的开拓和资金的支持,对加入平台非常积极,但企业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低;二是积累期,企业规模一般在2000万到5000万年营业额之间,其特点是人员和管理体系的问题凸显,对管理提升、技术、和资本的需求综合出现,对平台的离心力增加,同业间联盟和合作的意愿较强;三是转型突围期,企业规模一般都超过5000万年营业额,其特点似乎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都较高,经营状况较稳定,企业自身独立发展意愿强烈,很少依附于平台。
零担运输的配车
(1)一站整装零担车,所装载的货物不得少于货车核定装载量的50%或容积的90%。
(2)两站整装零担车,第一到站的货物不得少于货车核定装载量的20%或容积的30%,第二到站的货物不得少于货车核定装载量的40%或容积的60%,两个到站必须是同一路径,第一到站和第二到站的距离不得超过250公里。
(3)三站整装零担车,笨重、长大、危险货物不够整车条件组织一站或两站整零车装运时,可以组织同一路径上三个到站整装零担车,但第一与第二到站的距离不得超过500公里。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进入增速减缓的经济转型时期。货运物流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明显深受其影响。但是在集约化和互联网化的双重影响下,我们看到,零担货运行业的龙头企业仍旧有能力保持稳健增长。资本对这一市场的关注与投入越来越高,资金流入明显。
在此背景下,众多零担货运企业的转型路径也同样出现更多元化的选择,有人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加盟或承包;有人去寻找新的业态,做快递,做整车业务;也有选择回归本质练内功;还有寻找资本支援等等。突破转型的路径也呈现多样化。
行业整体处于整合提速期
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的规模达到2.27万亿元,年增长率约为6%,到2020年将达到3.05万亿元
市场集中度增加,但仍然偏低
通过分析行业前10名的整体份额,我们发现,中国零担市场集中度仍然很低,且行业集中的速度不高。零担货运行业的市场结构主要分为两个细分市场:网络型零担运输企业主要服务小票零担 (30-500公斤)和高价值大票零担 (>500公斤),专线主要服务大票零担 (>500公斤)。
在网络型零担主营的小票零担市场,2015年,中国零担前十名总量占市场总规模 (30-500kg)的4%,比2014年的7.7%增长0.7个百分点,行业处于积累阶段向集中阶段发展的拐点;2015年美国零担前十名总量占市场总规模的74.4%,近年来市场集中度相对稳定 (如图3所示)。假设中国小票零担市场在2025年达到美国2015年的市场集中度,及前十名总量占市场总规模的74%,由此估计前十名的体量将达到6000亿,未来十年,龙头企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大票零担市场,仍然是众多专线服务的领域。市场仍然处于极度分散化状态。这块领域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零散型客户,特点是小批量、多批次、无话语权、收货地分散;需求特征是方便、不受歧视;单票总价低但对运输单价不敏感,但对运输企业网络化和标准化的要求高。这类业务总量不大,非专线市场主体业务。
二是项目型客户,特点是单批量大、有话语权、收货地单一或较少;需求特征是要求可定制服务、运输成本低、运输环节可控、对网络方便性不敏感。这类业务总量巨大,是专线市场的主体。专线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数量众多,家庭作坊式为主,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高。
哪些货物不得按零担托运:
(1)需要冷藏、保温或加温运输的货物;
(2)规定限按整车办理的危险货物;
(3)易于污染其它货物的污秽品(例如未经过消毒处理或未使用密封不漏包装的牲骨、湿毛皮、粪便、炭黑等);
(4)蜜蜂;
(5)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
(6)未装容器的活动物(铁路局规定在管内可按零担运输的除外);
(7)一件货物重量超过2t,体积超过3m3或长度超过9m的货物(经发站确认不致影响中转站和到站装卸车作业的除外)。